做出自己的特色 山西推动小省农业跨越发展
- 发布人:高新博
- 发布时间:2012-06-12
- 浏览量:603
山西省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选择“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的运作思路,努力做强特色,以实现农民收入“十二五”翻番,推动小省农业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农业厅厅长李平社说,虽然受自然条件限制,全省不适合发展大宗农产品,但却孕育了丰富的小杂粮、草食畜、鲜果、核桃、红枣、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其中杂粮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0,且种类齐全,被誉为“小杂粮王国”,谷子、荞麦和燕麦的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苹果、核桃、红枣等干鲜果产量均居全国前5位。也就是说,从资源禀赋上看,山西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于“特”和“杂”。
除了拥有特色的原料优势,山西发展特色农业还有以下一些优势:一是市场,特别是背靠京津市场,近年来人们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该省品质优良、品种齐全、营养丰富的特色农产品拥有较强的市场潜力。二是土地,全省80%的山区丘陵地适合设施农业、生态畜牧养殖业发展,同时全省100多万亩存量盐碱地也为食品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土地基础。三是资金,全省资金存贷比对半,可以为农业项目发展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
然而,资源优势并不一定就是经济优势,要把资源转化成农民的“资产”以及农业发展的“资本”,山西省仍需破解一些制约因素。山西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贾明进告诉记者,当前该省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特色优势都没有形成规模,品牌知名度不高,没有变成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以杂粮产业为例,单产水平全国最低,种植效益偏低,产业化程度低,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25%,而且规模较小,还处于广种薄收的传统状态。
针对上述状况,山西省进一步理清小省农业跨越发展的思路,即通过政策杠杆,立足比较优势,破解制约因素,努力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
上一篇:河北汽车零件出口稳步增长
下一篇: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