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半年分析我国今年的经济发展
- 发布人:佳
- 发布时间:2012-07-05
- 浏览量:600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今年中国经济运行过半。尽管年中“成绩单”还要过些日子才能张榜,但上半年的经济走势已经明朗,人们已能对全年经济增长情况和下一步政策重点进行初步预判。
上半年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但仍在目标区间内
“现在本该是生产旺季,但今年以来企业都没有满负荷运转。在手订单少了10%,担心‘旺季不旺、淡季更淡’。”主攻欧美出口的纺织面料企业浙江红绿蓝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明,最近的压力不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已切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
“这一轮增速下行,依然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点。道理很简单,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深度影响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中国仍然处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大的环境中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也有内部因素,那就是过去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经济长期过于依赖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部分产业技术落后,民间投资进入实体经济积极性不足,居民消费受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等。
内外因素共同发力,造成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9.7%一路回落到今年一季度的8.1%。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会继续回落。
尽管对二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测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仍然处于年初提出的预期目标区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7.5%,而此前“十二五”规划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7%。“对于经济增速回落,一方面要看到目前的增速仍处目标区间,不必恐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回落过快影响民生,尽快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稳增长”效应开始显现,下半年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面对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有信心。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直言。
面对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宏观调控政策已进行了预调微调,“稳增长”的号角吹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不宜预期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