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全力发展新兴产业
- 发布人:佳
- 发布时间:2012-08-17
- 浏览量:577
新疆,有着辽阔的地域,适宜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土壤,特产资源十分丰裕。在群山峻岭、绿洲戈壁之间,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油盆”、“煤海”。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誉新疆为祖国的“一块宝地”。在这块“宝地”上,拥有近331万公顷耕地,1000多万公顷可垦荒地。新疆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也较充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新疆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疆自治区政府已逐渐认识到,产业结构不合理使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他们正着力改变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响应国家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号召,开始优先发展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汽车等产业,让自己成为全国发展新兴产业的佼佼者。
新疆自治区明确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
在上月召开的2012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上,新疆自治区副主席靳诺明确了该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优先发展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
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永明告诉记者:“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新疆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偏小,企业数量较少,自主创新能力弱,高端产品少,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发展的势头不错。”
据介绍,2011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超过700亿元,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2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40%;到2015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达到2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新疆新兴产业虽起步 但发展势头良好
就像王永明所说,新疆的新兴产业虽是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记者从新疆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处了解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是新疆新兴产业中的两大代表。该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疆已经在5个风区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风电场,装机容量超过了130万千瓦,在建风电项目65万千瓦,已核准25个风电项目,建设规模125万千瓦。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疆风电设备企业,在大型风电机组研发、制造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占据国内风机设备1/3的市场份额。
新疆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则建立起了从高纯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控制及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等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特变电工新疆硅业有限公司、大全集团石河子多晶硅项目等共同形成了新疆多晶硅产业的基础;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光伏电子园区、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形成了4大光伏产业制造集聚区。
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也不再满足于资源的一次性开采,而是发力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一批煤制洁净燃料项目。中煤集团去年先后开工建设伊南工业园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准东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在建设中;内蒙古庆华集团在伊宁投资建设的年产55亿立方米的煤制然气一期工程有望于今年内试生产;本土企业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20万吨甲醇及80万吨二甲醚、5亿立方米LNG(煤基)项目去年底在哈密淖毛湖建成投产,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煤化工示范工程。
新疆的新材料产业在近两年也不甘示弱。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高科技产业化基地,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7个科技产业化基地之一,主要承担航空、航天、电子、军工等多个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研制和科技成果转化,其高纯锂功能材料、高纯铜、镍、钴及靶材、铍铜合金等产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众和公司的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信息制备等领域,畅销国内并远销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新疆发展新兴产业取得成绩的三大原因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新疆能够全力发展新兴产业,并取得初步成绩,主要归功于以下三点:
首先,资源条件好。新疆是我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8.7亿千瓦,拥有达坂城、小草湖、塔城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谷、罗布泊等九大风区,可装机容量总计在8000万千瓦以上,陆上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近四成。太阳能辐射资源在国内排第二位,有利于光热和光能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北疆沿阿勒泰山、天山一带拥有丰富的石英硅资源,为生产优质多晶硅提供了原料保障。金属和特色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在国内排名靠前,为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碳材料、光伏电池材料提供了资源保障。煤炭探明储量居国内第三位,为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煤制洁净燃料奠定了基础。
其次,产业援疆推动了新疆新兴产业的进程。在国家先后三次产业援疆会议和大量待开发资源的感召下,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煤集团、华能集团、内蒙古庆华、湖北宜化等大企业集团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参与新疆的资源开发,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再次,国家差别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为了支持和引导新疆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政策向新疆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比如清洁能源,国家明确支持新疆重点开展以煤制天然气为主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再如,国家对多晶硅的发展总体上是限制的,考虑到新疆的资源转化,国家仍然支持新疆加快建设已经核准的多晶硅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再统筹安排新的建设项目,这对加速新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新疆将会改变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新兴产业繁殖内生动力,带动全区经济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