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中国经济转型概述

中国经济转型概述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09-12
  • 浏览量:625
【字体:

 找准中国经济增长原动力


  13亿多人口内部需求强大,城乡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经济转型需进一步推进,教育、文化、科技还要大量投入。这些都表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依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中国经济增长何以发力,找准原动力是关键。


  在一部iPhone手机的生产、销售中,中国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只有3.6%,中国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势在必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特力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五个年头,仍然保持着难能可贵的7%以上的增速。但价值链上行的核心在于,中国不仅应加大研发投入,还要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另外,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三方也要有更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接受和肯定。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政府应如何实现有效调控,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给出了新解,“政府调控分为三种,硬调控是直接的政府投入,软调控是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予以引导,而巧调控则是运用看不见的手引导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随着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巧调控。”


 从“十二五”规划中看增长


  近10年,中国经济发展导向有了根本性变化,从“快字当头”转为“好字当头”。“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其中,而众多参会嘉宾更是从“十二五”规划中参悟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之机。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表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十二五”规划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愿景。但同时要以审慎、科学的态度去发展这些产业,避免一哄而上、过度追求速度的发展方式,应该保持一个技术与质量的平衡与结合。


  “现在已经是‘十二五’规划发布的第二个年头,我个人认为西方对这个规划的关注不够。这个规划不仅是一个明确的产业规划,而且是引导中国向生态化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规划。”美铝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菲德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