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煤价并轨陷入胶着

煤价并轨陷入胶着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0-29
  • 浏览量:574
【字体:

电煤价格并轨方案因煤电之间的博弈变得胶着,并没有新的进展。并轨方案最终要经过国务院审批,才能通过。


  一位熟悉政策的人士透露,决策层面已经确定煤价并轨的思路,具体方案最早在12月份公布。“按照惯例,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安排煤炭产运销衔接的时期,如果并轨方案不出台,将影响煤炭合同的签订。现在煤炭运销商已经在观望、等待价格政策的变化。”


  煤炭:旗帜鲜明支持并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多次建议按照以质论价、同质同价的原则,逐步实现煤炭价格的并轨,取消煤炭重点合同,放开电煤价格。


  一般情况下,重点电煤价格低于市场煤200元/吨左右,每年重点合同量在10亿吨上下。在煤炭资源紧张的时候,煤炭企业并不愿意履约。


  一位地方煤炭行业管理人士说:“每多签一吨重点电煤合同,就意味着有200元的利益损失。”因而,出现重点合同兑现率低、煤质难以保证等问题。


  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下,重点煤与市场煤价差的缩小,煤炭行业主张推进改革,理顺煤电关系。煤炭协会也将此诉求向有关部门反映。


  一位煤炭行业人士认为,去年12月国家上调电价、加上阶梯电价方案实施,及煤炭价格下降、水电大发,电力企业利润好转。相反,当前煤炭行业出现17%的亏损面,再加上资源税改革等影响,煤炭面临压力较大。


  煤价并轨的另一个理由是,市场煤、重点电煤价格并存容易造成腐败。“煤炭从坑口经过公路或铁路、水路运至电厂,中间经过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寻租的可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如是说。


  据了解,如上腐败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中间人牵线搭桥,帮助煤电双方签订重点电煤合同,从中收取佣金;煤炭与发电企业利用职权,倒卖重点电煤,从中抽取差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