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相关行业 > 原燃料 > 国务院:2015年实现170条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生产线目标

国务院:2015年实现170条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生产线目标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04-02
  • 浏览量:531
【字体:
国务院今年下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支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现行工业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到“十二五”末的发展循环经济目标是: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一五”末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 计划支出,到2015年,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生产线预计170条左右。

  

《计划》提出了四点重要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任务中,指明了10个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循环经济方向和路径。具体到建材工业,《计划》指明的方向是:加强节能降耗。重点推进窑炉等热工设备节能改造。推动利废建材规模化发展;推进利用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弃物和废旧路面材料等大宗固体废物生产建材;发展绿色建材产品。鼓励发展绿色建材产品;推进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

  

到去年末,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已有1637条,预计到2015年,将在1700条上下。计划要求,到2015年目标,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10%,也就是应有170条处理废弃物生产线。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设施进展缓慢,从1998年至今,只有近20条生产线,年均投入仅1条。

  

在工信部原材料司就促进水泥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近期要着力做好的八项工作中,第七项是“发挥水泥窑独特优势,推进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示范”。这项工作的安排紧跟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不过,也十分担心工作节拍能否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

  

但从经济层面看,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生产线缺少相应政策或者完善的政策支撑。这也使不少水泥企业还在观望,缺乏内在动力。与此同时,也应加大地方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压力,在《计划》中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区域经济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等状况,科学确定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布局,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切实发挥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这就要求将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纳入地方循环经济发展中。没有这一前提,单靠水泥企业一个巴掌也是拍不响的。在这里也离不开工信部就“水泥窑独特(处理废弃物)优势”进行“推介”,当然“劣势”也得摆明,促进各地区科学决策。

  

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2015年170条水泥窑生产线协同处理废弃物目标,要推进水泥工业推进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示范工作,重点在各地政府确定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布局,确立水泥窑生产线在当地循环经济发展中定位和制订及完善相关经济政策。【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CL】

相关文章